江涵雁影梅花瘦,四无尘、雪飞云起,夜窗如昼治愈系冬日,温暖才是生活的良药 WARMTH IS THE MEDICINE OF LIFE ![]() 小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。斗指子;太阳黄经为285°;公历1月5-7日交节。小寒,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。 ![]() 冷气积久而寒,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。它与大寒、小署、大署及处署一样,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。小寒的天气特点是:天渐寒,尚未大冷。俗话有讲:“冷在三九”,由于隆冬“三九"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,因此有“小寒胜大寒之讲法。 ![]() ![]()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![]() 习 俗 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,红梅含苞待放,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,细细赏玩,鼻中有孤雅幽香,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。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,人冬之后天寒地诉,冰期十分长久,动辄从十一月起,直到次年四月。春冬之间,河面结冰厚实,冰上行走皆用爬犁。爬犁或由马拉,或由狗牵,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,推动前行。冰面特厚的地区,大多设有冰床,供行人玩耍,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,古代称为冰戏。《宋史》有:“故事斋宿,幸后苑,作冰戏。”《钦定日下旧闻考》中记载有:“西华门之西为西苑,榜曰西苑门,入门为太液池,冬月则陈冰嬉,习劳行赏。”《倚晴阁杂抄》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,写有:“明时,积水潭尝有好事者,联十余床,携都篮酒具,铺截锐其上,轰饮冰凌中,亦足乐也。” 养 生 ![]() 防寒——要护头 ![]() “寒性凝滞,寒性收引”。中医认为,天气寒冷,关节痛、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。小寒时节,保暖是第一要务。 小寒是一年之中冷的时节,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,外出记得带帽。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,并且头为诸阳之会,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。 除头部外,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,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,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,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。 防燥——内服+外用 ![]() 内服:除了多饮温水之外,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,如滋补汤品、牛奶、酸奶、各类粥品,将水分“锁住”。 外部保湿:可以使用加湿器。此外,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,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。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。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,还能除菌、添香。 防外感——常伸腰 ![]()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。除了注意保暖,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,振奋阳气,固表防感。此外,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,可增强御寒能力。 此外,小寒后天气寒冷,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,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。但小寒节气的运动要注意适度。一是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,二是准备活动必须要做。还须注意,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,锻炼后要及时穿衣,避免寒邪侵袭。 上一篇明朝换新律,梅柳待阳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