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最长的夜,留给最暖的团圆时光把最长的夜,留给最暖的团圆时光 # Winter Solstice 12月22日,冬至。 在中国文化中,冬至,满含期盼,又极具意蕴。 这一天,随着太阳的位置最靠南边,白昼变得最短,夜晚变得最长。跟着 自然的节律,感知时光脚步。 一年快要走到终点,终于有时间暂时卸下疲惫,奔赴团圆。 正如古诗言: 年年至日长为客,忽忽穷愁泥杀人。 既然白天转瞬无法留住,那就索性好好享受长夜。 顺天而行,顺势而为,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。 今日冬至,长夜相思日,岁月正醇时,愿所有的美好和幸福都如约而至。 ![]() 01 ![]() 今日冬至 “夫冬至之节,阳气始萌”,阳气之萌并不如草木之萌那样直观,是偷偷地悄然萌动,所以被描述为“潜萌”。因为“阳气”开始逐渐生长,默默地为万物复苏做着铺垫,“故日冬至为德”,这个节气是在积“德”。 ![]() 这个节气是在积“德”古人很重视“四始”,即岁始、时始、日始、月始。春节是岁始,立春是时始,冬至是日始。“一年之中,冬至日起,白昼由短而长,亦可谓日始。 ![]() 02 ![]() 冬至习俗 ![]() 祭祀 ![]() ![]() 冬至节亦称冬节、交冬。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,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。 吃饺子,吃甜食 ![]() 冬至日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,南方有吃甜食的习俗,其中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、冬至长线面,还有汤圆。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,每年农历冬至这天,不论贫富,饺子都是北方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节日饭。南方则以吃汤圆为主,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,冬至日阖家团聚,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,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,以象征团圆。搓圆、煮圆、食圆,意在团圆美满。 ![]() ![]() ![]() 03 ![]() 冬至养生 # 01 精神调养——早睡晚起,养气固精 冬至时北半球各地日最短夜最长。冬日阳气肃杀,夜间尤甚,要“早卧迟起”,并要收敛神气。早晚温差悬殊,早睡可养人体阳气,保持身体的温热;晚起可养阴气,以固阴精。养神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,收敛神气就要静养心神,平淡恬静。 # 02 注意保暖——清上温下,温补二肾 先秦《脉法》中记载:“圣人寒头暖足,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。”头为诸阳之会,适当寒冷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。寒从脚起,由于脚离心脏最远,热量到达较慢,是阴气聚集之处,最易受到寒邪侵袭,因此需要注意保暖。袜子要厚些,舒适,每晚泡脚,暖脚暖身。 肾脏,位于腰部,脊柱两旁,左右各一,为“先天之本”,即脏腑阴阳之本,生命之源。肾主骨生髓藏精,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,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因此温补助阳时,从补肾出发则事半功倍。 又言“腰为肾之府”,“督脉为阳脉之海”,可用手掌于腰背擦揉,也可行肾俞艾灸,每日睡前艾灸20-40分钟,或自觉背部微微发汗即可,用以改善畏寒、恶寒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 # 03 疫避免大汗,保护阳气 在冬至过后,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了。这时候,可以选择一些营养、滋补的食物来食物,让身体得到补益和滋养。但要注意的是,进补不要盲目,更不要大量食用滋补品,不但起不到补益的效果,相反还会有副作用。在用滋补品进补时,要做到有放矢,根据自身情况而定,辨别体质进行进补。 ![]() 04 ![]() 近日会议 时间、地点和举办形式 时间 2022年12月21日至23日,21日现场报到。 现场地点 上海建工浦江皇冠假日酒店(上海市闵行区陈行公路3701号) 举办形式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。 为了促进国内外药物制剂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,在药物设计、生产工艺、新型辅料、制药装备等环节实现突破,奋力开创我国药物制剂高质量的发展新局面,由中国药学会主办,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、中国药学会工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、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(CRS China Local Chapter)、复旦大学药学院、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承办的“第十五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”定于2022年12月21-23日在上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。 本届大会以“新形势下药物制剂创新与发展”为主题,将邀请国内外药剂学专业各领域、各方向专家同行,对药物制剂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应用和政策法规等展开交流与探讨,旨在推动医药产业向高质量、高技术方向发展。 ![]() 下一篇终南阴岭秀,积雪浮云端
|